0315-5269188

工作时间

09:00 - 17:00

数字生态·驱动未来 企业数字化管理解决方案
当前位置:首页 > 常见问题

实体经济真相:中美制造业成本大PK!

过去,人是中国制造业的主角,设备是配角。如今呢?

 

 

其实早在2015年就有不少平台都在探讨中国的制造成本是否已经赶上了美国的?我们来看看,在2015年美国波士顿咨询集团(BCG)发布的报告《全球制造业的经济大挪移》中显示,中国的制造成本已经与美国相差无几。

 

以美国为基准(100),中国的制造成本指数就已经是96了。这说明什么呢,即同样一件产品,在美国制造成本是1美元,那么在中国则需要0.96美元,双方差距已经极大缩小。

 

到了2017年,这已经变成了板上钉钉的事实。不说曹德旺这个特例,“李嘉诚跑了”这件事在当初就已经引起了轩然大波,而这波的影响至今都没消失,所以前段日子爆发曹德旺事件时才这么触动国人的神经。甚至拿两者相提并论,气的曹德旺都跳出来说 :“我跟李嘉诚不能比,我不做房地产,我不为钱,我捐了八九十亿给中国,我赚的钱也是捐掉。为什么拿我跟他比呢?我是实业家。”

 

其实嘛,李嘉诚离去,是中国经济转型的必然。而曹德旺挂着“实业家”的头衔,他的离去就意味深长了。中国的制造业成本如今可是“吓跑”了这位实业家,好了,废话不多说,就昨天没完成的回答,下面是完整版的中美工厂管理的差异解答:

 

中美工厂管理差异

 

归纳起来,大致有以下几个差异:

 

 

1. 中国工人基本是工序作业,美国的工人基本是流程作业。

 

在中国,一个工序就是一个岗位,一个萝卜一个坑。工人基本不动,生产线在流动。人员密集程度由工序决定。这是中国工厂管理的基本特点。在美国,一个流程一个岗位,一个工人负责全部流程。生产线在流动,工人也在流动。一个工人可以负责一条生产线,甚至可以负责一个工厂。

 

中国工厂即使用机器替代劳动力,也是简单的工序替代。机器增加了,但对人员的依赖性仍然很大。正因如此,中国的制造成本是由工人数量决定的,美国的工人工资虽然很高,但占成本比例却很低。

 

我们简单核算了美国与中国一家同等规模企业的制造成本,美国竟然只有中国的一半。

 

2. 中美工厂的设备差异不是核心,分工理念才是核心。

 

我们考察的工厂,既有上世纪70年代的老工厂,也有刚投产的新工厂。从设备先进程度讲,美国有些工厂不一定有优势,有些中国工厂的先进化程度、自动化程度也很高。但是,仍然不如美国工厂,我认为美国是分工理念的差异决定的。

 

中国的专业分工非常细,甚至细化到工序,决定的因素变成了熟练程度,而非专业水平。美国工人的分工是流程分工,一个流程必须全部熟悉。我们见到美国工人的文化水平也不是非常高。

 

3. 大量非核心工作外包。

 

中国工厂的配套人员比例很高,有些配套人员是为了应付不时之需,平时并没有多少工作,紧急时刻人还不够用。美国工厂非核心工作基本外包,外包公司其实更专业,效率也更高。所以,在美国工厂是很难看到非核心人员的。中国工厂的非核心人员配备,不仅一个厂要配套,甚至很多部门为了使用方便,部门内部也在配,形成极大的浪费。

 

4. 产业链分工稳定,交易成本低。

 

我们见到的美国工厂,多数没有销售员,即使有人数也很少,或者兼职,或者老板就是销售员。产业链分工明确、交易非常稳定,多数是长期合同,大家都把精力放在确保品质稳定上。

 

美国有很多产业辅导的企业(或称咨询公司),他们对于产业链的研究非常精细,可以提供完整的产业链配套咨询服务。

 

5. 工厂基本只有一级管理。

 

中国的工厂,管理层次很多。因为管理层次是由人数决定的。美国的工厂,基本上都是一层管理,或者管理者就是一个人。所以,美国几个人的工厂非常多。

 

相反,中国工厂人员都非常多,职能部门分工极细,每个部门都有管理者,所以,中国工厂的非生产人员是非常多的。分工细,就需要管理人员协调,只要需要协调,管理就细化了。

 

6. 严格的流程化作业非常高效。

 

参观工厂时,美方讲流程的时候比较多,所以我们经常会问一些很中国化的问题。

 

流程稳定的好处就是有序,不像中国那样,大家在乱忙。我们参加美方会议时,有些议程不愿参加,这就打乱了美方的流程。

 

7. 电脑用于工厂控制与管理。

 

中国也有很先进的企业用电脑控制自动化生产,但美国电脑用于生产管理和控制已经常态化,非常重视数据分析。从这点看,虽然美国没有提工业4.0,但比我们起步要早。

 

8. 企业并购频繁。

 

中国工厂,自建的多。在美国,我们见到的工厂,多数有被并购的历史,有数百年历史的被并购就更多。

 

以上八点可以看出,制造业现在已经处于临界点,这是人力成本与机器替代的临界点。在这个临界点过渡得好,中国制造的优势是可以保持的,否则,就真的是"夹心饼干"了。不仅与越南、印度制造业相比没有竞争优势,与美国相比制造业也没有竞争优势。

 

不仅仅在工厂管理上,中美有着一定差距,实际上,要从多维度去分析的话,我们可以从土地成本,物流成本,电力、天然气成本,税收成本,清关成本,折旧成本,人工成本,厂房建设成本还有配件成本等等去分析。而且要拿整个国家的数据对比的话是个大工程,简单的城市比较又不严谨,所以中国的制造业成本是否全国每个地方都比美国高不能一概而就。

 

咳咳,在这么多的成本比较里面,我挑税收成本来简单说一下。

 

中美税收成本差异

 

在企业税负方面,曹德旺曾坦言,“美国没有增值税,只有所得税40%,你赚到钱,缴纳所得税35%,再加地方税、保险费其他的这些5个百分点就是40%,中国制造业的综合税负比美国高35%,我们比较了国际上,全球最高的在这里(中国)。”其中问题主要就出在增值税上。“简单来说,一个卖6000块的手机,增值税大概要交1020块。”按照中国目前一般企业的利润水平,这样算下来,最终大约有一半的营业利润都被收走了。制造业利润非常微薄。

 

国内企业的税负主要来自哪里?除了25%的企业所得税,还有高达百分之十几的增值税,更别提印花税、车船税、城建税、教育费附加、地方教育附加费等其他税种、费用。中国现在的民营企业产值已经占到GDP的60%以及税收的一半以上,占就业比例达到80%,可以说是中国经济的中流砥柱。

 

再复习一下曹德旺关于中美“成本比较”的访谈,他指出了中国工资低、劳动报酬份额少、税费高的现实,吐槽了工资上涨问题。但是如果从社会有机整体来看,其实还是没必要过多担忧:

 

中国的增值税在出口时是退税的,对“中国制造”国际竞争力的影响相对较小;各界批评的“税费偏高”,却是中国经济的高储蓄高增长的“优势所在”。

 

其实,从政治经济学的角度来看,中美税收差异背后是两国“积累率”的差别,由此能够看出中国是一个高储蓄的高增长体制,而美国则是一个高消费的低增长体制。

 

其中的逻辑其实也并不复杂,主要涉及税收的“转嫁”“退税”问题。

 

熟悉税收和经济理论的读者比较清楚:中美税收体制的差异其实主要是“流转税”与“所得税”的差异。

 

中国以增值税等流转税为主,美国以收入所得税为主。流转税一般也称为“间接税”。所谓间接税是指,增值税等流转税,在商品生产流通环节地征收,会成为各企业的“成本”,推高产品价格,从而使购买产品的消费者承担税收。

 

这就是所谓的“税收转嫁”。这种可以转嫁给消费者的税收,其实是通过对生产经营者征税的方式对消费者间接征税,故称“间接税”。

 

而美国税收的主要来源——所得税则直接向收入所得者征收,故称“直接税”。

 

明白了这些背景知识,我们就可以看清背后的逻辑:美国以所得税为主,说明美国人在获得收入的同时已经支付了需要承担的主要税收。

 

中国的所得税相对少,说明中国人在获得收入时承担的税收要少一些,主要的税赋按增值税这种“间接税”征收——“间接税”体现在产品价格上,谁购买产品,谁承担税收。

 

因此简要来说,美国的办法是“谁收入,谁交税”,用“上过税”的收入再去消费,不需要再承担更多税赋。中国则相反:“收入”本身不需要交太多税,是“谁消费,谁交税”。

 

(当然啦,其实这是相对来说的:中国也有所得税,美国购买环节也有消费税——但中国的所得税征收范围和力度要低,西方消费税的征收范围只是部分产品,税率也低于我们普遍征收的17%的增值税,而且中国在增值税的基础上也征收消费税。所以相对而言,中国消费者在购买环节承担更多税赋,美国人在获得收入时承担更多税负,而购买环节承担的税负低于中国。^^

 

因此,相对而言,中国的税制更鼓励储蓄积累,而美国则鼓励消费。

 

即使没有政治经济学基础的朋友想必也明白这个道理:收入既定的情况下,消费部分越多,积累的部分就少。

 

换言而知,用于当下享受的部分越多,用于未来增长的部分也就越少。所以,中国税制背后,是一个努力提高积累率的“成长性”经济体,而美国税制背后则是一处努力扩大消费需求的“成熟”经济体。

 

实体经济转型正在进行时

 

而到2017年,中国制造业的转型也正在进行中,我们可以发现现今的实体经济制造业在往智能制造方向发展。

 

就好像亚马逊开始结合线上线下开展Amazon Go马云也开始在线下落实阿里巴巴无人超市实体经济走智能制造路线已经是默认的事了,发展智能制造已经成为传统制造业提高生产效率,降低企业成本的主要方式。

 

当下,在传统制造业转型发展过程中,其实已经有不少地区实体经济正在积极推进智能制造业的产业布局了。

 

而且制造业并不仅仅是指高端行业,也包含一些不那么高大上的传统行业的改造升级,例如服装业的制造升级,从按需求生产订单到最后生产出产品,全部都可以通过信息化的方式进行管理。让信息技术和智能机器去帮助传统的制造业,让传统企业也进入到工业‘4.5时代’。

 

地址:唐山市新华西道大洋商厦4层

电话:0315-5269188

电话:18633118288

邮箱:52731887@qq.com

为您提供专业的 唐山网页设计 唐山网站建设 唐山网站制作 等优质的唐山网络布线服务

欢迎国内外/唐山网站建设,唐山网络布线,唐山网站制作,网站设计服务公司同行与我们建立友情链接

版权所有

  • 唐山赫鸣科技有限公司 冀ICP备11004205号-1